第(1/3)页 “诸位想必已经听说刘王何杜四家逼迫拐骗良家百姓为奴之事,今日请诸位前来,便是想商量此事。” 酒过三巡,菜过五味,宋令仪终于开口。 可她说的话却叫人听不懂。 席间倒是有几个聪明人想到宋令仪在京城的所作所为,进而有了猜想,不过谁也没有出声。 眼见没人接话,宋令仪不以为忤,继续道:“我受命前来北地时并不知此事,所备钱粮不足以安顿多出来的三万百姓,现在回京俨然来不及,只能找你们想办法。” 这话说完,下面响起极小的议论声,但很快又归于无。 宋令仪也不再说话,偌大的厅内落针可闻,气氛由尴尬转为紧绷。 有那胆子小的想到宋令仪雷厉风行抄家的举动,后背甚至冒出冷汗。 一片沉默中,终于有人站起来:“公主,同为大周子民,草民亦心疼那三万百姓的遭遇,想要为他们略尽绵薄之力。奈何溪山城的情形您也知晓,此前刘、王、何、杜四家把持商路,草民等小本经营,实在举步维艰,实在无法与京中商户比肩。” 宋令仪闻言冷笑。 她确实知道溪山城的情况,因此她更知道刘王何杜四家明白过犹不及的道理,并没有捞过界。 甚至正是因为刘王何杜四家强行将北地贸易集中在溪山城,有不少人因此发家。 若她没记错,说话的这人名叫曲永峰,溪山城内最少三成的饭馆食肆都在他名下,四大家族兴起,他没少跟着吃红利。 眼下跟她哭穷,不说碍眼,但确实不讨喜。 见宋令仪没接话,曲永峰难免有些不安,但事已至此,他也只能继续:“公主,草民能力有限,愿捐万两银子襄助他们安家。” 听到这个数字,宋令仪意外的挑了挑眉:“曲老爷大义,我先代受难的百姓们谢谢你慷慨解囊。” 众人一听便知这数字算是过关了。 因此接下来几人开口都是一万两银子。 第(1/3)页